本文转自:安徽商报
“上门做饭”火了,你会下单吗
哪些人在接单?做得好吃吗?怎么收费?本报记者带你一探究竟
“想吃红烧排骨?想来个四菜一汤?不想吃外卖?都可以找我,可以提前沟通菜单,提供健康证……”前不久,火起来的“上门做饭”也在合肥流行起来,记者探访发现,虽然目前尚未形成气候,但这种新的饮食服务模式正越来越受欢迎,很多下单的年轻人表示,最想吃的就是那种“家常味”。
两个多月里接了47单
11月5日一大早,余敏就开车从家里赶到了合肥梦园小区北边的菜市场,她转了一圈,然后停在常去的大别山土猪肉摊点前买了两根排骨,又去另一家蔬菜摊买了几个土豆,别的菜前一天已经买好,存在冰箱里,早上出门时,她一并带上了车。
她戴着口罩,头发扎成马尾,白色NY棒球帽和黑黄相间的冲锋衣,让她看上去显得干练麻利。她在人群中穿来穿去,对于她来说,菜市场里永远聚集了最浓郁的烟火气,这使得买菜和做菜一样充满了乐趣,那些新鲜的食材,颜色各异,形状不同,一一陈列在案上,而她熟知它们的至味。
买好菜,她再次上车,赶到中海原山小区,来到客户门前,她熟练地从包里掏出鞋套套上,敲门进屋,和宝宝打招呼,将一串笑声带进屋内。她放下包,拎着菜直接进了厨房,罩上淡蓝条纹的围裙,戴上乳胶手套,开始忙活。接下来,她要择菜洗菜,分类切好,安排好下锅次序……摁下电饭锅煮饭键的同时,灶上锅里的水也开了,排骨和牛肉先后焯水,最先做的是土豆烧牛腩,因为“这道菜比较慢,需要炖得久一些”。
这是余敏“上门做饭”接下的第47单。这天中午,她要在两个多小时里为一个六口之家做顿午饭,菜单在前一天和客户商量好并确定下来,都是家常菜,共计:红烧排骨、土豆牛腩、芹菜香干肉丝、韭黄炒鸡蛋、凉拌黄瓜、西红柿蛋汤。
余敏并不觉得自己在做饭上有天赋,但她喜欢在这些琐碎的忙碌中找到专注的乐趣。
“我很小的时候,就喜欢玩做饭的游戏,我会把小姨家养的花草挖出来‘做菜’,哈哈。真正开始自己做饭是5年前吧,也是被逼出来的,我吃外卖不行,很倒胃口,干脆自己做。”
有一次,她在同学家聚餐,顺手做了几道菜,大家尝过后纷纷点赞,说你这手艺可以做私房菜了。这话让余敏动了心思,她上网搜“上门做饭”,发现有不少城市已经有了这个新行当。
今年8月19日,余敏在小红书上发了一则帖子:本人喜欢做饭,90后,工作之余有一些空闲时间,早上8:00~12:00,下午16:00~20:00,可以上门做饭,会做家常菜,面食也会一点。家里请人吃饭,不想吃外卖,都可以找我哈,需要提前两天预约,可以提前沟通菜单,不会做的我可以学,提供健康证。五公里之内40元每小时,五公里之外50元每小时,两小时起。
发帖当天,余敏就接到了一单,第二天,她开车12公里,上门为一个“小姐姐”做了一顿晚餐。自那以后,她开始陆续接单,经验也越来越丰富。
“下单的客户,年龄在25到35岁间,一般都是小两口或带个孩子,或者是家里有孕妇,不会做饭的人有但很少,有的还做得挺好,他们也不是懒,就是没时间做饭。”
11月5日下单的客户凌女士,一家老小六口人,爱人上班,自己在家带两个孩子,“我平时忙得没时间做饭,都是随便弄点,想给孩子加点营养或者想解馋,要么下馆子,要么得等到周末才能腾出点时间。”
如今有了下单找人“上门做饭”,凌女士随时能和孩子及老人们吃上营养丰富的美味,而余敏的厨艺也征服了家人的味蕾,迄今为止,她已经找余敏下单了五六次。
为想家的四川小姑娘做顿饭
“从小练就的一身厨艺,每次大型聚会的掌厨人,不好吃不收钱,童叟无欺。”这是潘娟娟“上门做饭”帖子里的自我介绍,年出生的她,本职工作是电商,今年10月份,她也尝试通过小红书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