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专业荨麻疹医院 http://m.39.net/pf/a_8833326.html“有没有包装好的辣子鸡?”“为什么要在‘数据中心’前加‘绿色’?为什么绿色这么重要?”“我母亲今年也是84岁,在家我听母亲的,在这里我听您的”……11月3日至4日,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到贵州考察,他一路看、一路听、一路说,留下了与贵州的不解情缘。
(一)懂贵州“老干妈”、辣子鸡
3日上午11时许,金墉率领的世界银行考察团,从北京飞抵贵阳,下榻位于观山湖区的酒店,用完午饭,没有休息便直奔此行的首个考察点——贵阳市息烽县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。
息烽县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,主要为农民触网、发展电商提供多元化服务,促进黔货出山,助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在该服务中心的展厅,展示了当地的土特产品,金墉对此很感兴趣。金墉问:“有没有包装好的辣子鸡?”“老干妈辣椒酱有没有?”“是不是开袋即食?”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吧?”
工作人员表示,息烽辣子鸡是当地的一道名菜,老干妈公司在贵阳市南明区,虽然息烽不生产老干妈辣椒酱,但生产“苗姑娘”辣椒酱,口味跟“老干妈”差不多,都是开袋(瓶)即食,通过电商平台,这些地方土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
金墉说:“韩国人很喜欢吃辣子鸡”。
工作人员回答道:“欢迎韩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,都来贵州品尝地道的辣子鸡。”他还向金墉介绍了当地生产的富硒米、绿壳鸡蛋,以及当地生产并达到欧盟食品标准,并已出口欧盟的猕猴桃。
在“淘宝大学息烽培训基地”,听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已经开班22期、培训余人次,金墉问:“培训一期需要多长时间?”工作人员告诉他,这里的培训有3天基础班,也有60天的和天的,根据难易程度灵活进行设置。
在电商创客孵化区,金墉与两位现场办公人员互动交流,询问他们的身份。得知他们是当地电商初创公司的雇员后,金墉问:“你想自己做电商吗?”“你们是在做辣子鸡销售吗?”“这是你们的平台?”
两名办公人员答道,他们为公司打工,公司是一家初创的电商平台,不仅销售辣子鸡,也销售当地其他特色农产品,现在销售情况还不错。
在菜鸟物流仓库,金墉继续了解相关情况。工作人员介绍,该仓库主要承担商品分拨的功能,现在主要通过补贴方式,打通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金墉追问:“你们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没有?补贴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?怎么做到可持续发展?”工作人员解释,补贴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客户,当客户量和订单量达到一定程度,就可以实现商业模式的可持续。
(二)与“淘宝村”网店店主话家常
金墉驱车来到第二个考察点——立碑村。
立碑村,是息烽县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基地,年网络零售额达到万元,被阿里研究院评定为年“中国淘宝村”,成为贵州省历史上的第一个“淘宝村”。年10月,立碑村网络零售额突破万元,再度被评为年“中国淘宝村”。
走进立碑村村民*琪家,金墉看到*琪家有很多货架,上面展示了自己开网店所卖的农特产品。金墉问*琪:“这是你家生产的?”“你销售的猕猴桃是村民自己种的吗?”*琪答:“我进货卖,帮助村民销售他们的土特产品,这些猕猴桃就是村里人自己种的。”
*琪现场展示订单并介绍说,他家网店一年销售额达多万元。金墉与*琪交流了同样产品线上与线下的价格、质量等问题,并拉起了家常。
*琪说,五年前在外省打工,一个月收入只有多元。打工时,认识了现在的妻子。二人结婚后,回到媳妇老家立碑村创业,在息烽县*府帮助下,学习电商,经营电商,现在月收入3万元。他的介绍,令考察团成员无不惊叹。
金墉问:“你当时在哪里打工,主要做什么事情?”
*琪答:“在广州一家电子厂,做的是普工。”
现在,*琪通过做电商致富了,已在湖南岳阳买了商品房,金墉连忙问随身翻译员离这里有多远,翻译员说大概千把公里远。
金墉问:“为什么要把房子买这么远?买房子是为了你的父母住?”*琪说:“是的,就是为了让远在湖南的父母亲住”。知道*琪是上门女婿后,金墉开玩笑说:“贵州和湖南都喜欢吃辣,你们夫妇的生活习惯应该合得来。”引得现场一片欢声笑语。
金墉看到货架上放了一张“贵阳市电商女明星”奖状,就问:“这是阿里巴巴发的吗?”*琪夫人说:“这是贵阳市妇联奖励的,是为了表彰先进,鼓励她带动村里更多人发展电商。”金墉主动提出,拿着那张具有纪念意义的奖状,与*琪夫妇二人合影留念。随后,金墉还询问他们父母亲的生活的情况,向孩子们问好,招呼他们围拢在一起,随手抱起一名小孩,与他们一家照了一张珍贵的“全家福”。
来到村里的网货开发中心,听人说业主是“老腊肉公司”,以为是一家卖腊肉的公司在搞农产品包装、开发,金墉连忙问:“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听了公司负责人解释,他才明白,原来这家公司只是名字叫“老腊肉”,跟卖腊肉没多少关系,主要是帮村民开发、包装能在网上售卖的农产品。“你们企业主要靠什么盈利呢?”金墉得知是*府购买服务这种方式,他点了点头。
(三)“数据中心跟游客一样,都喜欢贵州天气”
结束了对息烽县的考察,金墉马不停蹄又来到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考察,了解“贵州为什么要发展大数据”“贵州怎样发展大数据”以及贵州发展大数据取得的成果。
得知贵州建了许多“绿色数据中心”,金墉好奇地问:“为什么要在‘数据中心’前加‘绿色’?为什么绿色这么重要?”
工作人员解释说,数据中心耗电,其中百分之六七十的成本都来自电这一块,贵州气候凉爽、空气清爽,耗电相对较低,“任正非说,华为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州,每年可以节省1亿元成本”。
金墉接着问:“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把数据中心建在更加寒冷的地方呢?”工作人员答:“太热、太冷,都对数据中心不利,况且贵州地质结构稳定,是中国最适合建数据中心的地方。”
金墉笑着接过话:“正是贵州不冷又不热,世界上很多人都想来贵州旅游。看来这个数据中心跟游客一样,都喜欢贵州的天气。”现场又是一片笑声。
工作人员说,电信、移动、联通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都建在贵州。金墉随即掏出手机幽默地说:“难怪我到了这里,手机信号特别好!”现场再次传来欢快的笑声。
在云上贵州数据平台,金墉深入了解数据从哪里来,数据怎么用等情况。还问起企业的数据中心是建在山里,还是建在地上。当了解到腾讯、华为、苹果都采取不同方式建数据中心时,金墉表示赞赏。
随后,现场的工作人员,演示了如何通过数据聚通用,精准识别贫困户。金墉问:“你们怎么识别假贫困户呢?”现场工作人员说:“我们有一个模型,然后汇集了大量的数据,对扶持对象进行画像。比如,如果该对象名下有车、有商品房、有公司、有在*府单位上班等情况,我们就要及时把他排除在外。”金墉追问:“这跟户籍制度有关系吗?”工作人员答:“没有多大关系,但我们的数据汇集了公安的数据,公安的一些数据是共享的。”
观看了关于中国天眼的宣传视频后,金墉问:“在贵州建天眼,是因为这里有大数据支撑吗?”工作人员回答,主要是基于这里的地势,有天坑,跟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有关,“不过中国天眼建成后,产生了大量数据,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分析,依托贵州大数据发展的优势,我们有能力把这些数据处理好”。金墉问:“搞数据分析的在不在贵州?”工作人员答:“贵州有,北京也有。”
(四)“在家我听妈妈的,在这里我听您的”
4日一大早,金墉一行驱车来观山湖区养老服务中心。该服务中心,是贵州省第一家“医养融合、康护照料”型养老服务中心。
户外小花园里,有老年人正在做健身操。见到有客人来,音乐停下来,老年人停止了活动。金墉示意不要打扰他们,请他们继续跟着音乐舞动,他还现场学了一些动作。
金墉走进养老服务中心,察看设施设备后,随机找了一名正在晒太阳的老年人深入交谈。
“您到这儿多长时间了?”“到这儿感觉如何?”“这里给您带来最好的东西是什么?”金墉问道。
老人说,她今年84岁,是贵州思南人,14岁参加工作,一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,退休后,为了减轻子女负担,来到敬老院养老。
金墉又问,她的孩子们离敬老院有多远,她有什么话想对贵州省的领导说。老人说,现在农村养老还很薄弱,*府应该加大投入。陪同考察人员补充说,世界银行过去给贵州的贷款,解决了很多民生问题。
深入交流后,金墉动情地说:“我母亲今年也是84岁,在家我听母亲的,在这里我听您的。世界银行将仔细研究养老问题,在养老项目上给予贵州更大帮助。”
离开养老院时,金墉看到一名老人用大笔蘸水在地上写字,他把自己中文名字写在笔记本上,请老人在地上书写出来。老人写完后,他竖起大拇指称赞老人书法真棒。
随后,金墉一行来到观山湖区碧海社区爱老居日间照料中心。该中心采取“公建民营”方式,由社区提供场地,财*、民*等部门予以*策资金支持,企业运营管理,是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。
金墉最关心的是这家养老机构的运作模式,